北航新闻网10月12日电(记者 王晴 任和/文 记者 邸白鹭/摄影)10月11日,由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北京伊人99专场在晨兴音乐厅举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出席宣讲并作辅导讲话,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出席宣讲并致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副书记张宇蕾,北航副校长邓怡参加活动。宣讲会由邓怡主持。

宣讲会现场
于英杰在讲话中,勉励全体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实干奋斗之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实干奋斗之能;增强韧性定力,永葆实干奋斗之心,努力成长为报国强国的栋梁之材,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赵长禄在致辞中号召全校师生把大力弘扬实干奋斗精神与传承弘扬北航精神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爱国情怀、强国志向和报国行动,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宣讲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师贾阳、小米汽车整车项目总监方侃、北京艺妙神州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CEO何霆分别带来主题为“浪漫的祝融”“从梦想到远征:中国新能源汽车与时代同行”“为‘让癌症不再是绝症’——一名学生创业者的十年求索”的宣讲。他们通过宣讲,展示了产业一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带领师生领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与最新方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师贾阳宣讲
贾阳长期从事航天器系统设计、系统验证,任务规划、遥操作、热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和地外天体巡视探测器的总体设计工作。在现场,贾阳用翔实的图文资料讲述了从“被星光点亮的少年”到“托举火星车的工程师”的成长故事。他说自己的成长足迹不过是“一条纤细的轨迹”,神舟飞船把中国人一次次送入自己的空间站,嫦娥让月宫不再是神话,天问和祝融把“敢上九天揽月”刻在了红色星球,每一次点火,都是14亿心跳的同频共振,每一次跨越,都把“小我”的微光熔铸成“大我”的银河。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项目总监方侃宣讲
方侃作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项目总监,负责新车型全生命周期项目开发和交付,带领中国工程团队完成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全球量产电动车榜单第一。宣讲过程中,他向大家讲述了小米造车背后关于决心与奋斗、热爱与征服、奇迹与实干的故事,“小米汽车的一步步研发历程,就如同大家在大学里做科研、搞项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每一次攻克难关,都是一次巨大的成长。”宣讲最后,方侃用小米公司宣传语“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鼓励大家敢于尝试、勇于坚持,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勇敢地追逐梦想。


北京艺妙神州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CEO何霆宣讲
作为一名从学生时代就从事晚期癌症治疗基因细胞新技术研究的创业者,2015年,何霆怀揣着“让癌症不再是绝症”的梦想,放弃了大多数生物学博士会选择的“科研之路”,创立“艺妙神州”基因细胞药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基因细胞抗肿瘤药物自主开发,让基因细胞治疗从“奢侈品”变为更多患者可及的“生命希望”。他说,“青春最燃的模样,是在人类对抗疾病的伟大征途上,刻下属于中国的、闪耀的答案!”期待更多青年力量加入生命的接力。

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等单位负责人,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宣讲团的专家出席活动。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沈元学院、北航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约500位师生代表聆听宣讲。
附:部分师生感想
这是一堂令人振奋、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大思政课,非常鲜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高校四支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决心和动力,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贾子超
三位科技人才不仅进行了前沿技术的分享,更传递出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与实干精神。他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何为“实干兴邦”,这也是我们育人工作中最生动、最典型的教材。作为一名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思考如何将这样的精神力量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引导学生借助好北京市的优质科创资源,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未来在苦学实干中成就事业、奉献国家。
——学生工作部教师 申泽鹏
参加“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北航专场”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首都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也体会到科技创新在新时代中的关键作用。宣讲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产业前沿与科技实践的平台,让我认识到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学生,我更加体会到学习不仅是掌握理论,更是为未来投身科技创新和社会建设打下基础。此次活动激发了我投身科研、服务国家发展的热情,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我希望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 林浩羽
宣讲会现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一时代强音,在三位科技先锋的讲述中获得了深沉而隽永的回响。作为北航计算机学院的青年学子,我愈加笃信:新时代的科技脊梁,由这样具体而微的坚守一寸寸铸就。我们当以楷模为镜,用青春助力国家亟需的每一次运算,用接续奋斗为科技自立自强标注属于这一代人的经纬坐标。
——计算机学院2023级本科生 魏祎晗
来自医疗、汽车和航天领域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向我们分享他们的创业创新之路。在何霆的创业之路中,我看到了情怀和毅力支撑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将人类攻克癌症这一看似天马行空的事业渐渐变成现实;在小米汽车设计师方侃的挑战之路上,我看到了梦想和信仰的力量;在贾阳的探火之路上,我看到了专属于中国航天人的浪漫和细腻,温暖而动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要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不断成长,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沈元学院2025级本科生 肖雅雯
我有幸参加了“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进高校”宣讲活动,聆听了来自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科学家们的精彩分享。他们的故事让我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珍惜大学时光,刻苦学习,以这些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努力成长为首都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用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传源书院2025级本科生 马子钰
聆听完今天的宣讲活动后,我对新时代奋斗者的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北航学子,应该铭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接过“实干”的接力棒,把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各自领域里沉下心钻研、俯下身实践,让青春在为祖国科技发展的奋斗中绽放光芒。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 宋婉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