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头版2025年9月15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渺见习记者王璟瑄)报道:致敬历史!那些展品背后的星辰大海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学术重镇、文教高地,不少高校有自己的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这些场馆不仅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缩影,更因为不同高校的术业专攻,得以从不同维度记录国家发展历史中的方方面面。在这些高校场馆展示的每一桩历史事件、每一份历史档案、每一件校...
新京报客户端2025年9月16日(记者刘洋李木易)报道:博物馆成育人阵地,院士刘大响、航天员桂海潮在北航博物馆开讲当日,北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北航教授、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以及北航的思政课教师、青年教师们走进博物馆,为学生们带来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生动课程。成为精品课、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展示红色基因的传承、“写在祖国蓝天上的论文”,传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科技成果……9月11日下午,在...
微言教育2025年9月16日(张盖伦、陈可轩)报道:“桂海潮教授,在北航等我!”巍巍学府,弦歌不辍。大学校园里,一座座博物馆珍藏文明记忆,一间间校史馆铭刻奋斗足迹,一幢幢图书馆承载智慧结晶,一栋栋老建筑见证时代变迁。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里,一群中学生与航天员桂海潮有了一次奇妙偶遇,一位同学激动表白“桂海潮教授,在北航等我!”今天,微言教育“校馆弦歌·弘扬科学精神”系列,为你讲述背后的故事——“是...
中国新闻网2025年9月16日“校馆弦歌”栏目(周昕)报道:博物馆里的“开学第一课”:院士、航天员共传航天精神正值开学季,北京伊人99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新生胡永旭,在博物馆里上了“开学第一课”。在位于北航校园里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300多件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航天展品,将一代又一代空天人的探索生动呈现给世人,激发起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求知热情。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
《新京报》2025年9月16日整版(新京报记者刘洋)报道:博物馆成育人基地,院士刘大响、航天员桂海潮在北航博物馆开讲“航天大思政”在博物馆开课成为精品课、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展示红色基因的传承、“写在祖国蓝天上的论文”,传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科技成果……9月11日下午,在“校馆弦歌”专题活动中,北京伊人99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成为各媒体关注的“主角”。当日,北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